网站页面已加载完成

由于您当前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存在安全隐患。建议您尽快更新,以便获取更好的体验。推荐使用最新版Chrome、Firefox、Opera、Edge

Chrome

Firefox

Opera

Edge

ENG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综合新闻

【党代会巡礼】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追求卓越、勇攀高峰,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26日 来源: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点击数:

近年来,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良好进展,学院办学水平和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强基固本“筑堡垒”

学院党委坚持党建和业务互溶共促,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健全学院党委工作,构建“1233”运行体系。学院党委着力构建了“一项机制、两大行动、三大创新、三大责任”的“1233”运行体系。通过完善一项研讨机制,开展“大思政”“名师引领”行动,创新调查研究、先锋领航、联学共建,落实意识形态、师德师风、廉政建设责任,实现了政治引领有高度、思想引领有效度、组织引领有强度。

创新学生党建工作,搭建“3+3”工作模式。学院党委探索开展党员综合培养三个一和作用发挥三个一相结合的“3+3”工作模式,将作用发挥的着力“点”和综合培养的覆盖“面”横纵结合、互相推动,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学生党建的示范引领进一步推动了良好学风、班风、舍风的形成。

五年来,学院多次荣获“校级样板党支部”“先进学生党支部”“校级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获批“一院一品”学生思政精品项目,全国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展示微党课活动获得国家级奖项,学院师生获评“省级优秀共产党员”“校级优秀共产党员”“学生党员标兵”等荣誉称号。

图片4.png

优化模式“育人才”

学院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对标“总师型”人才培养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加强拔尖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教学团队建设、一流课程建设等举措,育人成效进一步提升。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学院以“强基计划”和陕西省“物理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的建设为牵引,积极推动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管理体系改革。通过完善教学管理体系,特色专业课程教材建设,优化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丰富创新实践内容等措施为拔尖人才培养提供有力保障。

强化教学团队建设,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学院积极加强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教学团队建设,实施“教学名师培育计划”。为青年教师配备教学导师,实行一对一指导。通过邀请教学名师为青年教师开展培训、组织讲课比赛等举措,着力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打造一流的教学团队。

五年来,学院先后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陕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0余项;获批省级一流课程3门,出版教材专著近20部;青年教师先后荣获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1项、陕西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特等奖1项、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青年教师讲课比赛陕西省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5名学生获得省级优秀博士论文,3名学生荣获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科学技术奖-博士创新奖;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实验、物理学术、光电设计竞赛中获省部级及以上奖励200余项。

图片5.png

潜心科研“铸重器”

学院扎实推进有组织科研,聚焦物理学国际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优化平台布局和科研方向。坚持从0-1的原创性自由探索和从1-0的回溯性反向基础研究,实现学院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

深化科研平台建设,推动理工交叉融合。空间站科学研究取得重要进展,产生广泛的国内外学术影响,国家基金委、中科院空间中心、多家中央媒体进行专访报道。重点建设“应用物理学科群公共测试平台”,新建光学、声学二级学科方向研究平台,进一步提升物理学学科建设水平。

加强科研团队建设,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制定《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管理办法》,开展有组织科研。主动走出去与行业院所、企业对接,凝练1-0基础科学问题,找准科研攻关新方向。组建8个主要研究团队,切实推进基础研究的有组织科研,不断推进“方向、队伍、平台、项目、成果”五位一体的团队科研特色发展。

近五年,学院获陕西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陕西省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1项、中国青年科技奖1项、霍英东青年科技二等奖1项。学院获批各类科研项目330余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1项、杰青项目1项、优青项目3项(含海外),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含课题)9项,国防项目(含课题)20项。在空间材料、二维材料、液体物理、时空光场等基础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突破,发表高水平论文810余篇,包括Physical Review Letters、Science Advances、Nature Materials等顶级期刊论文106篇。   

图片6.png

image.png

优化师资“强队伍”

学院积极构建人才引育用新机制,坚持“内培大人才、外引青字号”,实施“人才培育支持计划”,持续建设高水平人才队伍。

引育并举,优化队伍。学院成立高层次人才工作专班,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组织海内外人才招聘会30余场,共引进国家级青年人才3人,准聘教师22人。学院加强对人才项目申报、选拔、指导工作,指定院内责任教授和院外专家负责项目申报全过程指导;建立完善的教师培训体系,开展教学、科研等专项指导培训会30余次;给予有潜力冲击各类人才的教师“一人一策”专项支持,分层次分梯队协助人才成长,构建后备人才全链条式培育机制。

优化人才评价体系,激发干事创业活力。学院修订各类教师引进标准、“引才伯乐奖” “人才培育支持计划”;强化落实全员岗位目标责任制,制定《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2024-2027年学院岗位聘任方案》、《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职工基本工作量实施细则(试行)》、《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奖励绩效考核与分配方案》等人事相关制度10余项。

五年来,学院人才数量稳步增长,人才梯队逐步形成。共新增国家级领军人才3人,国家级青年人才6人,省部级人才9人,省科技创新团队2个。1名教师获“宝钢优秀教师奖”,多名教师获得校级 “十育人先进个人”“优秀青年教师(吴亚军)奖““卓越名师奖”“最满意教师”等荣誉称号。


图片8.png

国际合作“结硕果”

学院高度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推进重点国际合作项目、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及暑期课堂等举措,拓宽师生的国际视野,为学生提供了海外学习与实践交流的机会,加快了学院国际化进程。

拓宽国际视野,深化学术交流。在重点项目上,全力推进俄乌白《数理化基础前沿与交叉学科人才培养项目》,举办本科生海外毕业设计项目,组织学生参与各种类型的国际交流项目,涵盖了学术研讨、科研合作等内容,融入了文化交流、社会实践等多个维度,极大提升学生国际交流能力和国际化视野。

深化国际合作,构筑交流平台。学院积极搭建多元化国际交流平台,组织青年教师赴日本、俄罗斯、中国香港等地开展合作洽谈与学术研讨;举办国际信息光学与光子学学术会议,吸引众多国内外专家学者参与,进一步加强了与国际学术界的联系与合作,为学院的国际化进程注入了新的活力。

五年来,学院年均开设暑期课堂3门,组织翱翔四海暑期出国境项目4个,共派出近200人次参与各类国际交流项目,20余人次赴海外参与国际会议。

图片9.png

新起点、新征程,学院将锚定学校“127”近期发展目标和 “天下工大、世界三航”的远景目标,坚持强特色、筑高峰,全力建设高水平研究型一流学院,以崭新面貌迎接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文:杨文琪;审核:晁小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