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页面已加载完成

由于您当前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存在安全隐患。建议您尽快更新,以便获取更好的体验。推荐使用最新版Chrome、Firefox、Opera、Edge

Chrome

Firefox

Opera

Edge

ENG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综合新闻

【党代会巡礼】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网联三航,安守四方,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国家一流网安学院建设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27日 来源: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国家保密学院 点击数:

学校第十三次党代会召开以来的五年,是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披荆斩棘、砥砺奋进的五年。过去五年,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围绕学校重点任务、“127”发展目标举措和“一流学科、一流学院”建设中心工作,科学谋划,抢抓机遇,实践创新,开拓进取,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高质量发展。2020年网络空间安全学科顺利通过博士点审核评估,2021年信息安全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022年信息安全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24年入选国家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示范项目。

党建引领汇聚全院师生争创一流的磅礴力量

学院党委充分发挥在统筹领导学院发展中的政治核心作用,严格落实党政联席会和党委会会议事规则,大力提升把关定向、科学决策、领导发展能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将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决策部署与国家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紧密结合,确保学院始终保持内生动力与发展活力。五年来,凝练形成“一支部一特色”,获评校级样板支部、“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先进学生党支部、“三创三力”学生党支部6个,校级优秀主题党日5项,校级党建先进个人6人次。我院学子学习热议党的二十大报告被《新闻联播》报道。获校党旗接力赛、合唱比赛等团体奖5项。获微党课大赛特等奖、微党课大赛一等奖、“党课开讲啦”三等奖3项。

615所调研.JPG

立德树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2018年,学校党委聚焦国家战略,超前布局,成立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学院自成立之日起,就明确了以培养忠诚爱国、追求卓越的网络空间安全领军人才为目标,建成了“厚基础、强系统、重实战、拓交叉”的“总师型”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专业建设不断突破,生源质量大幅提升。网络空间安全专业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支撑国家保密学院的国家控制布点专业“保密技术”获批建设。生源质量大幅提高,“计算机类(网络安全)”大类招生热度达到839%,稳居全校前列。教学改革成效显著,教学成果不断涌现。承担省级教改项目3项;提交国家级和省级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各1个;出版国家级规划教材2部,省部级规划教材3部。获批陕西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校企共建联合实验室12个。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获评国家网络安全优秀教师1人,新增教育部网安教指委委员1人。在太仓智汇港初步建成网安专业实践基地,为学生实习实践提供优质实训条件。学生培养成绩凸显,学生创新活力增强。五年来,学生参加各类竞赛,获得网安类国家级一等奖及以上奖励44人次,获省部级及以上奖励380人次。获国家大创48项;获专利、软件著作权16项。获评校模范班级1个,大学生标兵4人,学生信息安全协会获评学生模范团队、学生五星社团。毕业生国内升学率51.7%,接近70%的毕业生到党政机关、国企、军队等单位工作,培养的毕业生中,成长出一大批行业骨干。

思政育人切实提高学院的社会影响力

持续不断用理论武装头脑。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技强国、网络强国战略与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结合,挖掘和发挥学院特色,强调“安全人才的人才安全”,牵头开设全校通识课《国家安全概论》,突出网安人才培养的“忠诚爱国”教育。通过“贯通学、全程学、全员学、创新学、做中学”五位一体,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坚持学院发展前进的正确方向。注重全过程教育。精心组织新入职、新入学师生上好“入校第一课”,培养师生对校院文化认同。加快课程思政体系建设,全方位挖掘思政教育资源,开展了一系列专题党课、思政课和讲座。通过实地研学、形式多样的师生互动交流和党团活动,有力开展师生在校期间的全过程教育。精心策划毕业生系列教育活动,把好学生离校前思政关。打造思政育人品牌。建设“青春讲堂”、“一日一周一月”等思政育人品牌,在校园中营造了网安党员为先锋、全校同学共参与、网络安全同有责的良好氛围。学院承办的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作品赛、网络安全文化节和“铸剑杯”网安大赛等得到新华网、凤凰网等各级媒体报道50余次,切实提高了学院的社会影响力。学院主办的陕西高校和研究院所网络空间安全课程思政建设研讨会,吸引了省内各高校网络空间安全相关专业师生一百余人积极踊跃参与,激发了全省高校和研究院所联合推进网络空间安全课程思政建设活力。加快学院文化建设。广泛征集院徽方案,确定学院院徽。文化建设体系基本形成,内聚合力,外树形象,充分彰显学院特色,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人才强院,打造网络空间安全重要人才中心

学院党委充分发挥在人才引育方面的引领作用,一是“引”,制定适合网安人才引进的政策,深挖海外人才资源,精准引进成熟人才+团队。二是“育”,将现有存量培育做优,内外结合,加大对现有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支持,提高人才申报成功率,完善“破五唯”专任教师人才评价方法。五年来,全职引进教师26人,柔性引进网络安全领域行业专家13人,外籍院士/IEEE Fellow 4人,构建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多元化师资队伍。学院高层次人才工作取得突破,当选IEEE Fellow1人,荣获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五四青年奖章”、全国优秀网安教师各1人。2人入选全球高被引学者,2人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3人入选欧盟玛丽·居里学者,1人入选海外优秀青年人才项目。

科技创新,凝心聚力推进有组织科研

以学科建设为抓手,学院积极服务国家网络强国战略需求,聚焦网络空间安全科技前沿,紧密结合三航特色,形成了系统软硬件安全、网络空间认知安全与对抗、无人系统安全、工业控制与物联网安全等特色学科方向。深入实施“科研强院”战略,开展有组织科研,学院科研创新水平稳步提升。共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64项,年度科研经费实现500万到2700万元的跨越。获陕西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自动化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建成陕西省网络空间安全工程实验室等6个省(市)级科研平台。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00余篇。

科研获奖整合.png

2024年4月,胡伟教授团队在RISC-V SonicBOOM处理器设计中挖掘出中危漏洞,系国内首个自主挖掘的RISC-V处理器设计上可远程利用的中危漏洞,也是国内首个处理器硬件安全领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纳米级芯片硬件综合安全评估关键技术研究的重要进展。该项成果被中国日报、凤凰网等媒体报道。

胡伟-挖漏洞报道.png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扎根中国大地,心怀”国之大者”,坚持面向国家网络强国战略需求,不断改革创新,勇毅前行,在建设一流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和一流网络空间安全学科,加快形成国家网络空间安全领域核心战略科技力量的新征程中,凝心聚力,勇担使命,踔厉奋发,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刘慧  审核:张文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