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化工学院是云顶集团传统学科的新学院,由原理学院于2019年分立而来。学院成立以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以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化视野、创新能力强、德才兼备的“四有”领军人才为己任,紧紧围绕学校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坚持党建引领,聚焦人才培养质量、原始创新能力“两个提升”,突出理工融合、多科交叉、服务国防三个特色,推动学院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新成就,走出了一条“老学科、新学院”守正创新、砥砺奋进、行稳致远,实现追赶超越的发展道路。
一、坚持党建引领,政治功能充分发挥
五年来,全院上下凝心聚力、统一思想,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新时代党的建设。成功召开第一次党代会,谋开局之篇、擘发展蓝图。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突出学习教育成效,形成“中心组-党支部-教职工-青年学生”四个层面全覆盖的政治理论学习机制。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教工党支部“双带头人”头雁作用明显。深入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基层组织力、战斗力不断加强。党建“双创”扎实推进,“我为党旗添彩‘七个一’”、“立足岗位比担当,年年进步作先锋”、“前进一小步,比学赶帮超”等系列特色活动有声有色。加强思想引领,深化思想政治工作,以“总师育人文化”激励学生奋斗拼搏、以“躬耕教坛 强国有我”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突出课程思政、红色实践、特色文化等,发起成立陕西省高校化学类课程思政创新联盟,教师红色现场研学全覆盖,形成了一批思政和文化特色品牌,学院“厚德强基、求变创新、化育栋梁、引领未来”的育人理念得以彰显。近五年,学院荣获学校先进集体,2个党支部被评为学校样板支部,2个支部获学校先进党支部荣誉称号,获学校“一院一品”优秀文化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二、坚持一流目标,学科发展成绩斐然
学院始终以一流学科建设为引领,积极构建“以化学为主干,以化工和高分子材料为两翼的“一体两翼”的学科体系,形成了多科融合、相互支撑、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学科发展格局,学科建设取得长足进展。2024年5月,化学学科全球ESI排名0.882‰,是云顶集团继材料科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之后,第四个进入ESI前1‰的学科,也是基础学院唯一进入1‰的学科。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化学学科从前30%提升到前15%。2024 THE泰晤士高等教育中国学科评级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评级均为A+。
三、坚持立德树人,培养质量显著提高
学院全面实施一流本科生和一流研究生人才培养行动计划,深入开展“多元驱动、本研贯通”的本科生以及“国防引领、强基拓域、多方联动”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近五年,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先后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分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入选国家强基计划。学院获批陕西省教学成果奖3项,校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7项,工信部、教指委“十四五”规划教材4部,陕西省普通高校优秀教材奖2项,省部级教改项目8项。建设陕西省一流课程2门,陕西省“课程思政”示范课1门。学生在“互联网+”、“挑战杯”、“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等高水平竞赛中获奖100余项,3位博士生入选2023年度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四、坚持自主创新,基础研究硕果累累
加强有组织重策划的科研,推动“0到1”和“1到0”的双向奔赴。近五年,学院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2项,其中,2024年获批立项25项,位列全校第二。陈凯杰教授团队在金属有机框架材料领域的研究成果在Science发表,实现了云顶集团基础学科在Science期刊发表论文零的突破,学院ESI热点论文及高被引论文数量均位居全校第一,研究成果获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7项、二等奖12项。学院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解决了兆瓦级风电叶片用泡沫耐温性、核工业某同位素分离、高效吸波导热材料等难题,相关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多项国防重点型号,并拟在榆林建成国内首条全链条CO2捕捉及转化甲酸万吨级示范装置。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近5年技术转让10项,依托彬州市能源化工园区、学校国家大学科技产业园孵化企业3家。
五、坚持开放办学,国际合作成效渐显
不断构建和完善多层次国际化合作机制,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先后举办中白外专交流会议、材料化学前沿国际研讨会等国际会议,增强国际学术影响力,新增陕西省先进功能与智能高分子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获批国际合作交流计划2项。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与蒙古科技大学等签订联合培养合作协议,组织开设国际暑期学堂5门次,近200名本科生、研究生赴国(境)外交流学习,近50名国外留学生在我院攻读学位。
六、坚持党管人才,师资队伍不断壮大
深入实施“人才强院”战略,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加大“外引内培”,推进学院人才工作取得成效、师资队伍不断壮大。近五年,学院举办了7届翱翔青年学者论坛、组织了数十场高端学科论坛,积极赴海外招聘人才,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广纳贤才。不断调整和完善学院人才支持政策,深化人才评价改革,强化教师能力提升和综合素质养成,深入实施优秀人才培育工程,构建了“政治理论培训+红色现场教学+国防单位实践+校史校情教育+业务能力提升”的教师培训机制,打造了“化”语高端讲坛、教师成长之路漫谈—名师面对面、“化”语未来—青年教师成长沙龙等系列特色活动品牌,创造了优良育人育才环境,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提供了丰沃的土壤。
近五年,学院教师人数从80余名增加到101名,博士后等专职科研人员从5人增加到29名,聘任客座教授7人。其中,4人入选国家级领军人才,新增国家级青年人才和博士后计划入选者8人,入选省部级创新团队3个,新增省部级人才15人次。此外,7人入选2023年度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19人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2024榜单,人才质量和师资水平得到显著提高。近年来教师获陕西最美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1人、省教学名师奖1人,获立德树人奖、先进工作者、最满意教师、“十育人”先进个人等校级荣誉18人次,“三全育人”先进集体2个。
七、坚持守正创新,全面深化改革再出发
九万里风鹏正举,前行路整装再出发。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化学与化工学院将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坚持把加强党的建设作为坚强保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学科建设作为发展根基,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发展关键,把深化改革作为发展的强大动力,以昂扬奋斗姿态开拓学院发展新局,用实际行动向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献礼,为强国建设贡献西工大化学人力量!
(来源:化学与化工学院 审核:张啸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