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页面已加载完成

由于您当前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存在安全隐患。建议您尽快更新,以便获取更好的体验。推荐使用最新版Chrome、Firefox、Opera、Edge

Chrome

Firefox

Opera

Edge

ENG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综合新闻

【党代会巡礼】自动化学院:砥砺奋进、乘势而上,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19日 来源:自动化学院 点击数:

学校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自动化学院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服务国家战略为目标,全力推动党建工作和学院事业发展目标同向、部署同步、工作同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高质量发展。

一、党建引领,凝聚学院高质量发展强大合力

强核心。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及时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构建“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党支部-党员”三级学习体系,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与系列主题教育,持之以恒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抓基础。修订完善学院党委会会议议事规则、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等,夯实基层组织建设,构建学生党建领航“红色引擎”育人体系,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比例达100%,打造“五育并举”学生思政教育和教职工模块化教育培训体系。塑品牌。构建“党建引领,校企合作”新格局,持续推进“一支部一特色”党建品牌创建活动。牵头成立工信部高校自动化类课程思政创新联盟。发挥“五老”育人优势,开展弘扬“哈军工”光荣传统座谈会、红色文化大讲堂等系列活动。办实事。持续开展“我为师生办实事”实践活动,坚持“一步一品质,一层一特色”,对学院楼重点公共区域环境进行升级改造,全面提升学院育人环境,得到师生充分认可。


五年来,获批学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学院工会获陕西省教科文卫体系统“模范职工小家”。获评校级“样板支部”7个、校级“双带头人”支部书记3个、校级先进党支部1个、校级学生党建先进学院1次、“三创三力”样板学生党支部1个,获评校级课程思政大练兵特等奖1项、学校“十育人”先进个人4人。已与618所、115厂等22家军工院所建立党建共建关系。师生先进事迹荣登《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连续两年获学校“新媒体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二、守正创新,一体推进学院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

教学提质,强基固本,增强高质量发展创新力

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国家战略需求,以“总师育人文化”引领人才培养,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求创新”培养理念,形成“1+3”培养模式,强化产教融合,提升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服务国家航空航天科技领域的高层次创新拔尖人才。制定学院教学名师培育计划实施办法、博士研究生招生指标分配管理办法等,持续提升导师队伍建设水平。

五年来,研究生招生“双一流”生源比例逐年提高,在甘肃、江苏本科招生排名分别居全国985高校第14、15位。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取得历史性突破,进入优势学科序列。获评陕西本科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1项、本科教学卓越名师奖2名,校最满意研究生教师3人、校优秀导师3人。获批国家一流课程3门、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6门、省级精品课程3门;累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陕西省教学成果奖13项(含特等奖2项、一等奖6项),省级及国家一级学会优秀博士论文7篇。

学科引航,科研赋能,提升高质量发展竞争力

以学科建设为抓手,坚持“四个面向”,以“方向-队伍-平台-项目-成果”五位一体的创新链条为牵引,秉承“顶天(面向脑与人工智能、多源信息融合技术、飞行安全及综合监控等方向)、立地(面向航空航天器供电系统、稀土永磁电机与机电伺服控制等方向)”的科研理念,成立学院基础前沿研究中心。聚焦创新发展,围绕打造大团队、建设大平台、产出大成果,推进有组织科研,赋能学院高质量发展。

五年来,主持国家级项目260余项;牵头获批国家奖1项、省部级奖励12项;现有省部级及以上各类科研平台15个;发表ESI高被引/热点论文270余篇;制定国际、国家、行业标准7项;科技成果转化45项。近五年科研到款总额超8.2亿元。举办华山论“电”、“AI+遥感”等20余场高水平学科前沿论坛。创立学校首个院级人才特区;创建中俄国际空间系绳系统研究中心,组建飞行器综合体效能分析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4个引智基地。


人才强院,引育并举,培育高质量发展驱动力

聚焦人才强院战略,发挥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政治功能,大力实施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127-9举措”,构筑全员引才体系。持续强化“内培外引”,制定一流师资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和《青年人才培育支持办法(试行)》等多项制度;完善“以会引才”“以才引才”“交流引才”机制,院长书记带队赴境外引才,举办海外人才招聘会20余场;人才申报和上会数量增长约3倍。

现有俄罗斯宇航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双聘)3人,国家级领军人才6人,国家级青年人才14人,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6人次,陕西省教学名师3人,省部级科技创新团队2个,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协等省部级及以上优秀人才35人次,国际顶级期刊编委20余人,中国政府友谊奖1人,人才入选数量创学院历史新高。

海外拓展,深度合作,强化高质量发展影响力

坚持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深耕俄罗斯等国际高校合作交流,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持续优化国际合作格局,积极拓宽国际合作渠道,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联合萨马拉大学申报中俄“一带一路”实验室。

五年来,与俄罗斯萨马拉大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10余所国际知名高校和机构建立合作关系,获批“陕西省创新引智基地”“促进与俄乌白国际合作培养项目”“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等,与萨马拉大学累计联培硕博士研究生20余人、指导本科毕业设计20余人,推进与萨马拉大学共同申报“2+2”本科生双学位联合培养项目;引进国家友谊奖获得者1人;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国家外国专家项目5项;获评校级2023年国际合作与交流“先进集体”。


三、立德树人,高标准完善“总师型”人才培养体系

持续提升思政育人工作水平。聚焦“总师型”人才培养目标,以支部共建为桥梁,带领学生党员拜访总师校友,感受“总师”成长之路;系统构建“大思政课”育人体系,聘请行业导师、总师班主任讲授专题思政课;以红色血脉为纽带,开展“总师面对面”“四个一”访谈等40余场育人品牌活动,探索“总师文化”根源。学院团委连续6年获评“五四红旗团委”,博士生刘闯荣获2023年“最美大学生”(全国仅10名)。

持续发挥双创实践育人效能。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成立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构造“点、线、面”立体创新创业教育格局,建立高水平学生竞赛基地,出台学院高水平学科竞赛激励办法,全力支持学生参与各类创新创业赛事,并连续两年获批学校创新创业试点学院。2023年以来,获“挑战杯”科技主体赛全国特等奖1项、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国赛金奖2项。

持续打造9院体育育人品牌。传承自动化学院体育竞技优良传统,在体育队、学生社团设立功能型团支部,实行推优入党、五四表彰指标单列,鼓励特长学生多元发展。五年来,荣获陕西省首届英式橄榄球(触式)邀请赛冠军、陕西省羽毛球女双冠军,在“颜贻梯杯”体育文化节暨第57届运动会中男子、女子、团体总分连续五年稳居全校第一。

智控未来,自动无界。自动化学院党委将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胸怀“国之大者”,聚焦“总师型”人才培养,锚定学校“127”近期发展目标和“天下工大、世界三航”远景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砥砺奋进、乘势而上,奋力书写一流学院建设新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图文:自动化学院党委;审核:李伟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