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贯彻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和《云顶集团7610官方网站一流研究生人才培养行动计划》,持续深入树典型、立标杆、推经验,总结凝练推广云顶集团“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工程”支持建设项目的好经验、好做法,发挥优秀项目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研究生院特推出“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系列文章,以期交流借鉴,共促提升,实现云顶集团研究生教育高水平高质量发展。
一、课程简介
《艺术审美导赏》课程面向新时代,在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背景下,围绕国家发展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结合云顶集团特色,科学优化教学内容、改善教育教学方式,最大限度整合优势资源,促进相关学科的交叉、渗透,以学生为主体,促进新时代研究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美育中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坚定理想信念、坚持美善同行。
二、师资团队介绍
孙瑜(教授)
本课程组建了以全国首届高校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孙瑜教授为首的高水平师资团队。孙瑜教授主持教学成果《“价值引领、多维联动”理工科高校“三位一体”美育育人模式创新与实践》获陕西省2021年高校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孙瑜教授曾获“陕西高校巾帼建功标兵”、学校“最满意教师”和“三育人先进个人”等称号。团队成员丁卓副教授曾获评学校“最满意教师”,陕西省首届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团队成员孙小迪副教授,曾获云顶集团7610官方网站“十育人”(先进个人),学校课程思政优秀教师;团队成员郑欣副教授,曾获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学校课程思政优秀教师等。团队成员团结奋进,以课程高质量运行来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丁卓(副教授) 孙小迪(副教授) 郑欣(副教授)
团队成员丁卓副教授曾获评学校“最满意教师”,陕西省首届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团队成员孙小迪副教授,曾获云顶集团7610官方网站“十育人”(课程育人先进个人),学校首批课程思政优秀教师;团队成员郑欣副教授,曾获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学校课程思政优秀教师等。团队成员团结奋进,以课程高质量运行来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三、构建有温度的课程思政课堂
有机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旨要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恰如其分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使研究生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坚定文化自信,在对世界文化多元化的了解中,尊重世界文化的多元性,从而推进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解,在中华美育精神的熏染中潜移默化实现育人目标。
1.情感育人
课程组围绕《艺术审美导赏》美育类情感教育课程特性的定位,设置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生动形象的具体场景,通过情境演示、艺术渲染情境、直观再现情境、角色扮演情境、语言描绘情境等方法,以情景为载体,以意象为核心,为研究生构建、开拓广阔的想象空间,启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力,将研究生带入审美情境,激活审美体验,实现知、情、意、行相互促进。
2.沉浸体验
课程组围绕《艺术审美导赏》课程感性育人的特点,以感性、直观、生动、有趣的沉浸式体验,营造符合课程内容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沉浸其中,充分调动研究生的感官机能,养成良好的审美体验习惯,加深对美育课程所蕴含的价值观念、人文精神的接受与理解。让审美活动在生活中延续,让美育学习成为终身学习,实现美育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
3.陶养心灵
以中西审美文化活动为对象,认识美的现象,分析美的形态,在世界审美文化成果的学习互鉴中考察文化内涵,涵养研究生的审美人文素养,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审美领域中,把握美的规律和本质,陶养美丽心灵,在人生意义和价值追求上贯穿审美理想。
图1“艺术+”课程思政案例
四、构建多元化教学模式
构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元化教学模式。通过课前、课中、课后教师与学生及时传递和反馈信息,能够双向延伸课堂教学,帮助学生全程参与,优化教学效果,促进师生沟通多向互动,培养学生独立自主探索和学习的能力。培养研究生运用美学基础理论去分析审美现象,让学生在对美的事物的欣赏中增长知识和智慧,陶冶情操,从而自觉、主动、积极地完善自身,追求更美好的人生。
图2 “艺术审美导赏”课程设计
图3 多元化教学模式
本课程结合学校学科特色和学情实际,发挥审美教育教学情感性的独特性优势,创设情境和沉浸式体验学习模式,在中国文艺作品的审美内涵、文化精神和思想价值的学习中,润物无声地引导学生思考,在价值引领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目标。课程案例加强了学生对中华民族的情感认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美育精神,凝聚强大民族精神,塑造完美人格,引导学生具有高远的精神追求,成就审美人生。同时,在教学各环节的实施中强调“过程思政”。
图4 学生课堂展示案例
在传授学科专业知识拓宽学术视野的同时,有效提升研究生的思维创新和探究能力。通过课堂讲授、作品欣赏、观摩考察、实践体验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发现和感受周围环境的美,结合作业练习、课外实践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欣赏、表现和创造能力。